透水混凝土(也稱多孔或無砂混凝土)作為環境負荷削減型混凝土所用粗集料級配規模較窄,少或無細集料,選用較少數的水泥漿,不需要悉數填充粗集猜中的空地。這種低水灰比,低塌落度形如爆米花的混凝土,主要是經過粗集料顆粒間觸摸出的水泥漿膠結在一起,所得混凝土具有較高的空地率(15%~35%)和高的滲透性,水可以很簡單經過。
我國20世紀90年代以來,對透水混凝土路面資料開端進行了研討,但目前為止還沒有大面積使用。假如可以選用優化骨料、調整配比,摻入礦藏細摻料、增強劑等辦法進步透水混凝土的強度及耐久性,那么這種 環保 型 地面資料 必將得到進一步的推廣使用。
透水混凝土有如下特性:
(1)使用該透水性材料鋪設具有排水性和透水性的道路,增加行走舒適性與安全性,同時減輕集中降雨季節道路排水系統的負擔; (2)充分利用雨雪降水,增大地表相對濕度,保持土壤濕度,發揮透水性路基的“蓄水池”功能,補充城市區日益枯竭的地下水資源,改善城市地表植物和土壤微生物的生存條件和調整生態平衡;
(3)本材料兼有吸收車輛行駛時產生的噪音的特性,有利于創造安靜舒適的交通環境;
(4)增加城市可透水、透氣面積,調節城市氣候,降低地表溫度,有利于緩解城市“熱島現象”。
(5)有不同顏色,粗細。可以根據環境及功能需要設計圖案,顏色,充分與周圍環境相結合。
(6)大量的空隙能吸附城市污染物粉塵,減少揚塵污染。

透水混凝土本來僅僅作為公園、廣場的路面,如今逐步拓展到了學校,停車場,河道公路,公交站臺,非機動車道,乃至 河道護坡
等,規模愈加的廣泛。透水混凝土90年代進入我國,近來2年開展迅速,通過多年的實習,透水混凝土施工的技能越來越老練,對透水混凝土不斷的改善,推進透水混凝土的開展。透水混凝土從 市政 建設到房地產開發商,使用規模越來越廣,形成了一個杰出的開展趨勢。大家對透水混凝土便利有用的喜歡,更讓透水混凝土變成將來輕型路面的干流。
